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天堂与地狱 #112

112.下面用几句话

112.下面用几句话来说明天堂与尘世的联结如何通过对应实现。主的国是目的的国,也就是功用的国;或也可说,是功用的国,也就是目的的国。因此,神性如此创造并形成整个宇宙,以致功用披上物质;这些物质能使它们呈现在行为或结果中,先是在天堂,后是在尘世,因而逐步通向自然界最低级的事物。显然,属世之物与属灵之物,或尘世与天堂的这种对应通过功用实现,功用把它们联结起来。包裹功用的形式照着它们成为功用的形式而成为对应和联结。在自然界的三个国度中,照秩序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功用的形式,或为了功用出于功用所形成的结果;这就是为何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对应。然而,对人来说,他越照着神序生活,也就是越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他的行为就越是形式上的功用,也越是把他与天堂联结起来的对应。总的来说,爱主爱邻就是发挥功用。此外,要知道,人是自然界和灵界联结所凭借的手段;也就是说,人是联结的媒介,因为他里面既有一个自然界,也有一个灵界(参看57节)。因此,人在何等程度上是属灵的,就在何等程度上是联结的媒介;相反,人在何等程度上是属世的,而非属灵的,就在何等程度上不是联结的媒介。然而,若没有人这个媒介,神性固然继续流入尘世,以及属于人的尘世事物,但不会流入人的理性官能。

注:每种良善出于并照着功用而拥有自己的快乐和品质;因此,功用如何,良善就如何(3049, 4984, 7038节)。天使的生活在于爱与仁之良善,也就是发挥功用(454节)。主,因而天使在关注人时,只看目的,也就是功用(1317, 1645, 5854节)。主的国是功用的国,也就是目的的国(454, 696, 1103, 3645, 4054, 7038节)。事奉主就是发挥功用(7038节)。人里面的每一个和一切事物都是为功用(3626, 4104, 51899297节),以及出于功用而得以形成;也就是说,功用先于人里面用来发挥功用的器官形式,因为功用是来自主经由天堂的流注(4223, 4926节)。此外,人长大成熟之后,构成其心智的内层出于并为了功用而得以形成(1964, 6815, 9297节)。因此,人与他所具有的功用是一样的(1568, 3570, 4054, 6571, 6935, 6938, 10284节)。功用就是人行事所为的目的(3565, 4054, 4104, 6815节)。功用是首先的和末后的,因而是人的全部(1964节)。

属天的奥秘 #5236

5236.“在那里有

5236.“在那里有一个希伯来的少年人与我们在一起”表由于试探,教会的无罪被抛弃在那里。这从“少年人”和“希伯来”的含义清楚可知:“少年人”是指无罪,如下文所述;“希伯来”是指属教会的人(参看5136节),因而是教会的某种属性。他在那里,即在看守所里表示他由于试探而被抛弃在那里,因为关押约瑟的“看守所”表示试探的状态(参看5036, 5037, 5039, 5044, 5045节),39和40章已经论述了这种状态。
  “少年人”之所以表示无罪,是因为就内义而言,“小孩子”表示纯真;事实上,在圣言中,当读到“吃奶的”、“小孩子”和“少年人”时,他们表示纯真的三个层级:“吃奶的”表示第一个层级,“小孩子”表示第二个层级,“少年人”表示第三个层级。不过,由于纯真在“少年人”身上开始消退,所以“少年人”表示被称为“无罪”的那种纯真。“吃奶的”、“小孩子”和“少年人”既表示纯真的三个层级,那么也表示爱和仁的三个层级,因为属天和属灵之爱,也就是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只能存在于纯真中。然而,要知道,吃奶的、小孩子和少年人的纯真只是外在的;在人尚未新生,也就是变新,可以说再次变成吃奶的、小孩子和少年人之前,他里面不可能有内在纯真。这些状态在圣言中由吃奶的、小孩子和少年人这三者来表示;因为圣言的内义只以属灵之物为它的意义,因而以纯粹的属灵出生,也就是所谓的再生,以及重生为它的意义。
  “少年人或孩童、孩子”表示被称为“无罪”的纯真,这一事实明显可见于路加福音:
  耶稣说,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孩童,断不能进去。(路加福音18:17)
  “像孩童(那样)承受神国”表示由于纯真而接受仁与信。马可福音:
  于是耶稣领一个小孩过来,让他站在门徒当中,又用手臂抱起他来,对他们说,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孩童中的一个的,就是接待我。(马可福音9:36-37; 路加福音9:47-48)
  此处“孩童”代表纯真;凡接受这纯真的,就是接受主,因为主是一切纯真的源头。谁都能看出,“为主的名接待一个孩童”不是像字义说接待一个孩童,而是以这样一种行为来代表某种天上的事物。
  马太福音:
  孩童在殿里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祭司长就甚恼怒;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没有诵读过,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得着了完全的赞美?(马太福音21:15-16;诗篇8:2)
  孩童喊声,即“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代表唯有纯真,也就是那些拥有纯真在里面的人承认并接受主。“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得着了完全的赞美”表示除了纯真之外,这赞美无法通过任何其它途径来到主那里;因为唯独通过这条途径一切联系才得以建立,一切流注才得以发生,因而靠近才得以实现。正因如此,主说:
  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孩童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马太福音18:3)
  在以下经文中,“少年人或孩童”也表示纯真。撒迦利亚书:
  城中街上必满有男孩女孩在街市上玩耍。(撒迦利亚书8:5)
  这论及新耶路撒冷,或主的国度。诗篇:
  少年人和处女,老年人和孩童,都当赞美耶和华!(诗篇148:12)
  又:
  耶和华从坑中救赎你的性命,用美物使你的口饱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诗篇103:4-5)
  约珥书:
  他们为我的百姓拈阄,将童子换妓女,卖童女买酒喝。(约珥书3:3)
  耶利米书:
  我用你打碎男人和女人,用你打碎老年人和少年人,用你打碎少男和少女。(耶利米书51:22)
  以赛亚书:
  因有一孩子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祂名称为奇妙、策士、神、勇士、永恒的父、和平的君。(以赛亚书9:6)
  

属天的奥秘 #5342

5342.“把粮食存

5342.“把粮食存放在各城里”表它将它们(即与良善联结的真理)储存在内层。这从“存放”、“粮食”和“各城”的含义清楚可知:“存放”是指储存;“粮食”是指与良善联结的真理,如刚才所述(5340节);“各城”是指属世心智的内层,如前所述(5297节)。与良善联结的真理被储存在属世心智的内层,在那里被保存起来,以备之后的生活所用,尤其是为了人重生期间的试探所用。这个观念是一个如今很少有人知道的奥秘,故有必要说一说这个奥秘的性质。因为“七年丰收”表示最初增多的真理,“粮食”存放在各城和“城中”表示与良善联结的这些真理被储存在人的内层。七年的饥荒和随后靠由所聚敛的那一捆捆提供的维持表示通过与良善联结并被储存在内层中的真理所实现的重生状态。
  这个奥秘是这样:从最早的婴儿期直到童年早期,人就被主引入天堂;事实上,他被置于属天天使中间,属天天使将他保持在纯真状态。婴幼儿直到童年早期所经历的这种状态是众所周知的。当童年开始时,孩子逐渐褪去纯真的状态;但即便如此,他仍通过他与其同伴对彼此所感觉到的仁爱情感而被保持在仁爱的状态。对许多人来说,这种状态会持续到青春期;在此期间,他在属灵天使中间。此时他开始出于自己里面的东西思考,并照此行事,故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被保持在仁爱中;因为现在他将遗传之恶召唤出来,让它们来引导自己。一旦这种状态到来,他以前所获得的仁爱与纯真的良善就照着他思想邪恶并通过行为强化它们的程度而被驱逐。其实它们并未被驱逐,只是被主撤回到内层并在那里被储存起来。
  但由于他还不认识真理,故他在之前的两种状态下所获得的纯真与仁爱的良善尚不具备任何品质;因为真理赋予良善品质,而良善则赋予真理本质。因此,自这个年龄起,他就通过所接受的教导,尤其通过他自己对这些真理的思考和随之的验证而装备真理。这时,他越处于对良善的情感,主就越在他里面将真理与良善联结起来(参看5340节),并将它们储存起来以备将来所用。这就是“七个丰年或七年丰收”所表示的状态。从严格意义上说,被称为“余剩”的,正是这些与良善联结的真理。所以,人在何等程度上让自己重生,余剩就在何等程度上为功用服务;因为主在同等程度上动用余剩的贮存,把它们送回属世层,以便产生外层与内层,或属世之物与属灵之物的一种对应关系;这一切就在“七个荒年或七年饥荒”所表示的状态下发生。这是奥秘。
  如今教会成员以为,无论人的生活如何,他都能凭怜悯或恩典被接入天堂,在那里享受永恒的幸福;因为教会成员以为,这只是被允许进入的问题。但他大错特错了,因为若不获得属灵的生命或生活,没有人可以进入天堂,在那里得蒙悦纳;若不重生,没有人能获得属灵的生命或生活;若不藉着与教义真理结合的生活良善,没有人能重生。这就是他获得属灵生命或生活的方式。若不通过重生获得属灵生命或生活,没有人能进入天堂,主在约翰福音中明确指出了这一事实: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约翰福音3:3)
  然后祂又说: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与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翰福音3:5)
  “水”是指教义的真理(2702, 3058, 3424, 4976节),“灵”是指生活的良善。没有人单凭受洗进入这国;确切地说,洗礼是表示教会成员应当牢记在心的重生之标志。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